首页>茶油行情>红茶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红茶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片)

红茶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红茶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片)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2-10-31 16:08   点击:130   编辑:niming   手机版

红茶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片

红茶制做过程是不放红糖的,这会影响红茶的品质:

1.红茶制作加糖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2.红茶制作加糖会加重茶叶制作的成品。

3.红茶制作加糖会影响茶叶的存放。

红茶制作不能加糖的原因:

1.红茶本身口味甘甜再加糖会难以入口。

2.红糖市场价格也不是很便宜,无疑增加成品。

3.加入红糖由于和茶叶中含的水分无法分解会造成不易保存。

红茶加工流程图片

红茶制作

一、红茶制作的七大步骤

1.室内萎凋 什么是室内萎凋:摊青于室内或利用热风使茶叶细胞水分减少的现象。 其目的 A.使细胞质中的酶与液胞中的内含物质接触,开启儿茶素氧化、聚合、缩合、还原等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B.蒸发部分水分,减少细胞张力,使叶梗由脆变软,便于揉捻。 C.将不溶性物质水解为可溶性物质,使青草味的青味转为清香,香气总量增加为鲜叶的数倍以上。叶片成形标准 叶形萎缩,叶质柔软,茎脉萎软曲折不易断,手捏叶片柔软,有粉感,无摩擦声。手握叶子成团,松手叶片恢复原状。叶色转为暗绿色,表面光泽消失,出现清香气。

2.揉捻:借外力使茶叶卷曲成形,具有整形的作用。 目的 A.使叶细胞组织破坏,汁液外溢,加速酶促氧化。 B.塑造条索状外形。 C.茶汁聚于叶片表面,形成光润茶干且冲泡时易于溶出。 做法标准:草香气转清香气,叶柄变黄红色。

3.解块:将团块状的茶叶打散的动作。 目的:散发积热,降低叶温,防止揉捻的高温破坏茶叶质量。 制作标准:茶叶散开均匀,条索状初步成形。

4.补足发酵 :利用发酵槽在湿度90%~95%、温度20~30℃之间使茶青红褐色变的现象。 目的:生成较多茶黄质与茶红质,并形成更多滋味与香气物质。发水标准:青味完全消失,出现清甜味及花果香,叶色变红褐色。

5.干燥 :利用高温破坏残余酶的活性,使叶细胞停止氧化及发酵的动作。温度一般以90~100℃为宜。目的 A.钝化酶活性。 B.散发低沸点青草香,激化高沸点的香气物质。 C.蒸发水分,防止霉变,利于贮存。 干燥标准:呈现品种香,茶干捏之即碎,叶梗易折断。

6.精制 :指淘汰成茶中的不良物,净化茶叶质量的作业。 目的 A.剔除不良品、老梗、蒂、茶籽、末、非茶类物等。 B.使茶叶外形质量稳定。 C.进行分级。 定型标准:条索颜色均匀,已无不良品及碎杂物。

7.烘焙 :利用热源使茶叶内含物进行化学反应,达到所需效果。 目的 A.降低茶叶含水量,延长贮存寿命。 B.去除青铜味、杂味及陈味。 C.降低红茶苦涩味,提高韵味,促使茶汤更圆润。 D.利用氨基酸与还原糖进行美拉德反应,使茶汤更为甜醇。 烘焙标准:青味及陈杂味去除,出现甜香。

红茶制作流程1.大叶种工夫红茶 采青→室内萎凋→揉捻→解块→补足发酵→干燥→精制→烘焙

2.大叶种分级红茶 采青→室内萎凋→揉捻→解块→筛分→再揉→补足发酵→干燥

3.大叶种切青红茶 采青→室内萎凋→切青→揉捻→补足发酵→干燥

4.CTC红茶(CTC指碾碎Crush、撕裂Tear、卷起Curl)采青→室内萎凋→CTC→补足发酵→干燥 5.小叶种工夫红茶 采青→萎凋→揉捻→解块→补足发酵→干燥整形→精制→烘焙

6.云南晒红 采青→室内萎凋→揉捻→解块→摊晒→干燥→精制

红茶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片介绍

锡兰红茶发酵方法

发酵是决定红茶的汤色以及香味的重要步骤,使茶叶中的茶多酚增加,茶叶从绿色变成红色。锡兰红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是把茶叶放在陶瓷制成的盘上,厚度维持在10公分左右,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发酵的质量。

最后的烘干过程,主要是利用高温将茶叶水分迅速蒸发,同时防止茶叶继续发酵氧化。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高温烘焙,将茶叶的含水量降低3%-4%,需要严密控制周围环境,根据烘干程度掌握烤箱的温度。

红茶的生产工艺流程

需要。

干燥好的正山小种红茶条索紧结,可以烧水泡一壶试试,制作好的红茶非常耐泡。香气是带花香,武夷山当地的正山小种可以放心用100度开水冲泡,汤色清澈,可以泡10泡而不变,没有那样麻涩的感觉,

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汤色是这样子澄黄透亮的。非常的清澈,水很柔滑,入口甘甜,带花果香,闻杯盖非常的迷人,高山野茶特有的韵味

叶底也是非常的柔嫩,这样一款高山野生红茶从采摘到制作完成,一般需要一天一夜的过程,就是采摘下来,就必须通宵制作完成,这样才能保持茶叶的新鲜,所以说制作茶叶是非常辛苦的

红茶工艺制作流程

红茶制作工艺都大同小异:微掉、揉捻、发酵、烘干、筛捡、包装

红茶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片高清

1.萎凋

包括直接在日照下进行萎凋和在室内用高温加热的方式进行萎凋。凋萎后要让茶叶的鲜叶没有光泽,茶叶变得柔软,而且茶梗不容易折断,同时叶脉看起来是透明的。

2.揉捻

在揉捻这个步骤上不同时间点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最早是用双脚来进行,后来采用简单的及其,现在经过不断发展采用电动揉捻机来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

揉捻这边是为了茶叶卷成条。

3.发酵

这个步骤是红茶制作中很重要的一环,发酵的过程使得绿色的茶柸变成红茶的,形成红茶所具有的特色。

红茶二次焙火温度和时间4.烘焙

发酵差不多后,就将茶叶进行烘焙,温度一般控制在80度左右,等到茶叶差不多干燥,有手感后,就进行摊晾。

5.复焙

由于茶叶会吸收湿气,因其在出售前最好在焙火一次,使其达到要求的干度。

红茶进行烘焙制作,可以提香,使茶叶本身香气更浓。但是高温烘焙,钝化了茶叶里面酶的活性,甚至杀死一些有机物。

并且采用高温烘焙,保质期是有限的,一般在2~3年。

红茶加工工艺流程图

红茶是经过加工的茶。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红茶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片大全

我国通常把茶叶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六大基本茶类,外加再加工茶类与代用茶类,七个茶类的制作方法各有不同,详述如下:

一、 绿 茶

绿茶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历史悠久,产区广、产量多、品质好、销区稳,这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特点。

加工方法

绿茶制作过程虽因不同成品特色的制作要求不同各异,但主要过程是一致的。均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工序。

根据杀青和烘干的方法不同,绿茶可分为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四大类。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A、炒青:鲜叶→炒锅(滚筒)杀青→揉捻(做形)→炒锅(滚筒)→干燥

B、烘青:鲜叶→杀青→揉捻→烘干(火炉或烧机)

C、蒸青:鲜叶→蒸汽杀青→揉捻→干燥

D、晒青:鲜叶→杀青→揉捻→晒干

1、杀青 在几道主要的工序中,杀青是为彻底破坏细胞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便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气、发展茶香;三是改变叶子内含成分的性质,促进绿茶品质的形成;四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叶质变柔软,增加韧性,便于揉捻成形。

2、揉捻 目的是为了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干燥成形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

3、干燥 干燥是决定绿茶品质的最后一关。“干燥”这个名词,在制茶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认为仅是除去茶叶中的水分,而是在蒸发水分的同时,除了外形上有显著改变以外,叶内发生着复杂的热物理变化。

二、 黄 茶

黄茶在古时候有两种,一是茶树品种的关系,芽叶发黄;二是制作中闷黄。现在称之为黄茶的主要根据有两点:首先由工序中心“闷黄”作用而定;其次是由“黄汤黄叶”的品质特征来源。凡具备上述两点,才称得上黄茶。

加工方法

黄茶的制作技术要求,鲜叶嫩度和大小一致,制工精细,包装考究。品质特征除了共同点黄汤黄叶外,各种黄茶的造形和香味各有特点。

黄茶的特色工序是“闷黄”。指在鲜叶杀青将酶的活性充分破坏后,使叶片在湿热作用下,叶绿素破坏,多酚类化合物和其它内含物进行转化,及发生非酶促氧化反应,便芽叶呈现黄色。总体说来,黄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闷黄→复揉→烘干几道工序。从发酵程度上来说,黄茶属后发酵茶。

在黄茶制作过程中,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化合物,热化学作用会引起氧化、裂解、置换等而被破坏,使绿色减少,黄色更加显露出来,是黄茶呈现“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主要原因。另外,糖类和氨基酸的含量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物质的转化对黄茶的香味起着重要作用。

三、 黑 茶

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销售量大,品种花色很多。成品茶现有天尖、贡尖、黑砖茶、花砖茶、特制茯砖茶、湖北青砖茶、云南紧茶等。黑茶是我国的主要边销茶,又称“边茶”。主销内蒙、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

加工方法

黑茶的初制,分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和干燥五道工序。其品质要求:外形条索卷折,色泽黄褐油润,忌暗褐;内质香味纯和,汤色橙黄,叶底黄褐,忌红叶。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与红茶的“发酵”不同,而是堆大堆紧,渥堆时间长,并先通过杀青,在抑制酶促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渥堆,是黑茶特有的制造技术。

黑毛茶经分级整理后,便可压制成型,制成形状各异的成品黑茶。

四、 白 茶

白茶是福建省外销特种茶之一。台湾也有少量生产。白茶制法特异,不炒不揉。成茶满披银毫,呈白色,第一泡茶汤清淡如水,故称白茶。

近代白茶据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依鲜叶嫩度不同制成的成茶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纯用大白茶或水仙品种肥芽制成的称“银针”;以大白茶品种的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的称“白牡丹”;以菜茶嫩梢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称“贡眉”;制银针时剥下的叶片制成的称“寿眉”。

加工方法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干燥两个主要工序,成品外形身披白毫,汤色清淡泛黄,滋味甜绵纯爽,叶底微黄。从发酵程度上分,白茶属微发酵茶。

五、 青 茶

青茶主产我国的福建、台湾和广东。青茶的品种花色众多,皆以茶树品种命名。乌龙品种采制的称之为乌龙,水仙品种采制的称之为水仙,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之为铁观音。同一茶树品种因生长地区不同质量大不一样,所以在青茶品种花色之前都冠以地区名称加以区别。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广东凤凰单枞等。

为了方便对外贸易,除了最优和最差的品种外,其余的良种混合采制成一个花色品种,称为“色种”。

加工方法

青茶总的制造过程是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干。其中做青是青茶的特有作业工序,是青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序。可以说没有做青工序也就没有青茶的品质特征。

安溪铁观音

闽南青茶也是以茶树品种命名,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铁观音,乌龙、水仙等品种采制的称乌龙、水仙 。但是也有品种名称与产品名称不同的,如佛手品种采制的叫香椽,黄旦品种采制的叫黄金桂,还有许多混合品种采制的,制成的茶叶统称为“色种”。

闽南青茶中,铁观音品质最佳,为闽南青茶之冠,而乌龙品质最差,其他花色居中。铁观音品种属无性繁殖系,生长在福建安溪县范围内的品质最优,所以闽南青茶应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

武夷岩茶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的西南,山上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山坑岩壑之间,采制的青茶称为“岩茶”。岩茶外形条索粗壮紧实,色泽沙绿密黄,鲜润光泽,泛“宝色”。不带嫩叶和粗老叶,茎梗干净。花果香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后味长具“岩韵”。汤色橙黄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透明、绿蒂黄底边镶红。

广东凤凰单枞

广东青茶主要产地是汕头地区,以潮安、饶平、陆丰为主产县,产量占全省70%以上。主要品种有:广东凤凰水仙、梅占、茗花、奇兰、黄旦、铁观音、乌龙以及福建水仙等20多个适制品种。其中凤凰单枞以香高味深耐泡著称,品质特佳,驰名中外。

凤凰水仙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而肥壮,色泽清褐,汤色黄艳而显绿,滋味鲜爽浓郁甘醇,有天然花香,叶底青叶红镶边。耐冲泡,连泡十余次,仍有香气,甘味久远。

台湾乌龙

台湾除乌龙茶外,还有包种,变色程度比乌龙轻,其制法与乌龙相类似。另外台湾还有铁观音品种,仿安溪铁观音制法。在青茶类中,台湾乌龙茶变色程度最重,红色部分占全叶的56%,甚至达60~70%,包种为最轻,为13%,台湾铁观音居中,为30%左右。

台湾乌龙,白毫较多,呈铜褐色,汤色橙红,滋味浓醇,尤以馥郁的清香冠台湾各种茶类之上。因台湾气候温暖,一年可四季采摘,春茶因雨水过多,色泽、汤色皆不好,香气低,品质最劣。夏茶晴天多,品质最好,汤色鲜丽,香味浓烈,形状整齐,白毫多。秋茶品质次于夏茶,但香气较高。冬茶品质和春茶相似,香低,次于春茶。

六、 红 茶

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素以香高、色艳、味浓驰名世界。我国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切细红茶和红砖茶等。

加工方法

红茶的制作分萎调→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基本工序。各地工夫红茶形质虽异,但其制法基本相同。鲜叶加工过程,是根据鲜叶内在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人为地创造变化条件,促进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形的形成。鲜叶加工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对红茶色、香、味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在红茶制作中,“发酵”工序是其品质特征形成的重要工序。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红茶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深刻氧化为核心的化学变化过程。这一化学变化的结果,就是产生茶黄素、茶红素以及茶褐素等产物,从而形成了红茶“浓、强、烈”及“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

七、再加工茶(代表:花茶制法)

花茶是选用香花和茶叶窨制而成,亦称熏花茶或香花茶,简称花茶。

花茶种类繁多,一般以所用香花定名,主要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白兰花茶、玳玳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等。上述每种花茶又因所用茶类(原料)不同,有着各种不同的产品。如茉莉大方、玫瑰红茶、桂花乌龙、桂花龙井等等。

各种花茶的香味各具特色,但对于花茶的品质要求是基本一致的。高级花茶均要求香气鲜浓、持久纯正;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彻明亮;叶底嫩匀明亮。

加工方法

花茶种类很多,窨制方法大同小异。兹以茉莉花茶为例,略述窨花技术。

窨制程序:茶坯→复火→白兰花打底→窨茉莉花→通花散热→收堆续窨→出花筛分→烘干。

(1)、茶坯处理 主要为茶坯烘干和冷却。烘干的目的有二:一为茶坯干燥,增加吸香能力;二为烘后保持一定茶温,便于香花吐香。

(2)、鲜花处理 采花时间宜迟不宜早,因为茉莉花习性是夜间开放,故在下午3点左右开采最宜,从而既保证了鲜花在夜间准时开放,又能保证了鲜花足够的成熟度。鲜花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分级与“养花”。

(3)、花茶窨制 茶坯摊置与鲜花养护工作完毕,便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窨制。

窨花拼和 将茶坯与鲜花按一定的比例拼和,一般每一窨次每担茶坯下30~50斤鲜花为宜,但也有高档茶下 80斤甚至更多的。拼和拌匀后一般以625px左右的堆高为宜,从而使茶堆在鲜花呼吸作用下逐步升温,完成鲜花吐香、茶坯吸香的过程。

通花散热 由于鲜花呼吸作用,窨品堆温度会不断升高,但温度过高会使鲜花吐香停滞而产生“闷死”或“烧花”现象,故当窨品堆温度达到45OC左右时,要适时将窨品堆摊开,散发热量,这种方法叫“通花散热”,简称“通花”。正确掌握在窨品的“通花散热”,是提高花香味浓、鲜灵的重要环节。

收堆续窨 通花散热后,当窨品温度下降到35~38OC时,为使茶叶继续吸收花香,再将摊开的窨品重新堆起来,这一过程叫做收堆续窨。

起 花 当鲜花的大部分香气被茶坯吸收,花瓣也趋于萎蔫时,要将花与茶坯进行及时的分离,以防花渣产生的气味污染茶坯。起花操作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对起花后的茶坯及时干燥。

复火干燥 茶坯在吸收花香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水分,一般由原来的5%左右升至13~15%。此时的茶坯不仅含水量高,而且有一定的温度,极易氧化变质,因此要及时干燥。

以上过程,在窨花技术上称为“一窨”,如此反复则为二窨、三窨,一般花茶档次越高,窨次越多。

提 花 经过一至多次窨花的茶叶,最后用少量的鲜花(一般按8~10斤/担)再窨一次,此次窨花不经“通花”,当茶坯含水量达到成品要求时即行“起花”,且不用干燥而成成品。此谓提花。

提花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花茶的表面香气,以提高花茶的鲜灵度。提花对花的要求非常高,必须选粒大饱满、花色洁白、质好的鲜花,水花不能用于提花。花茶的制作工艺中只需一次提花,有些高档茶甚至不提花而直接出成品。

八、代用茶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代用茶分为叶类、花类、果类和根茎类以及多方配伍类等多种成品形态。

同于茶的饮用方式,一般由卫生部规定的食品分类中的“药食同源类”、“可用于保健品类”两类物品中的单种或多种物品组成,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叶或者果实制成的茶制品。单品初制多由烘干制作而成,然后以达到不同的保健目的而单方或多方配伍供人饮用。

红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豪客来的泡沫红茶的调制方法: 一、材料 红茶包2袋、冰块适量、可可粉2汤匙、蜂蜜2汤匙、珍珠粉圆2汤匙 二、做法 1.将两袋茶包以150CC热水冲泡5分钟,浸出浓浓的茶汤,热能增加茶叶量,就可以省去更多时间。

2.在调酒杯内放入1/2~1/3的冰块。3.在调酒杯内依序加入两汤匙的可可粉和蜂蜜。此时一定要按照顺序添加材料,如果顺序相反.摇出来的饮料味道将会走味。4.加入已经欣凉至常温的茶汤中。5.盖上盖子迅速摇动。摇晃三十次左右就会出现泡沫。6.在玻璃杯内装入珍珠粉圆。7.将调制好的饮料倒入杯内,小心地让泡沫浮在表面。最后再放一根粗吸管就大功告成了。

红茶叶制作工艺流程

红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发酵茶,是经过,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培—复培等工序加工制出的茶叶,是一种品质非常高的茶叶,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红茶的制作方法!

 红茶的制作步骤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