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油设备>广西有什么特色小吃?

广西有什么特色小吃?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1-12-23 02:52   点击:878   编辑:niming   手机版

1、螺狮粉:由广西柳州上等米粉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酸爽风味;2、壮家五色糯米饭:因红、黑、黄、紫、白五种食材颜色而得名,清香无比,具有美容养颜功效;3、香猪:由体型小,优质猪肉制作而成,皮脆肉嫩,新鲜爽口;4、竹筒饭:竹筒代替锅制作食物,制作而成的米饭清香爽口;5、槐花粉:由大米、槐花、米线制作而成,食物滑嫩甘甜,具有内容养颜功效。一、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火遍地球的柳州螺蛳粉想必不用再介绍。2020年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量达到突破百亿元,成就了“小米粉,大产业”的美誉。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政府、行业和媒体的共同推动下,开启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之路,螺蛳粉从以前只能在柳州才能品尝到的地方特色小吃,变身为“可以快递的乡愁”,以其酸辣鲜香的口味,独特的大众风味迅速销全国,卖全球,成为柳州独特的“可食用的城市名片“。二、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在秦朝时已有,《史记》中就有关于米粉的记载,宋朝的《齐民要术》中有对制作米粉的具体介绍,2010年桂林米粉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桂林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磨、水蒸或浸蒸、压制等工序,制成圆线型或薄片型的米制品食用原料,利用拌、煮等烹饪方法,加特制的卤汁、锅烧或其它多种食材等配料组合而成的桂林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包括卤菜粉、马肉米粉、原汤米粉等多种米粉品种,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三、龟苓膏配制技艺龟苓膏是梧州市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并以独特的配方和传统制作工艺流传至今。2007年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由数十种纯中药材熬炼而成。梧州龟苓膏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味微苦而甘甜,入口嫩滑而清爽,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从明朝至今,梧州龟苓膏经历了医疗中药、民间药膳、地方风俗小吃的发展,并畅销中外,远近闻名。四、茶俗(瑶族油茶习俗)“恭城油茶”据史料记载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恭城油茶选用清明、谷雨时节采摘的茶叶,在茶锅内放少许猪油烧热,放入姜、蒜及泡好的茶叶稍炒,随即将其捶茸,捶好后加水烧开熬至出味,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撒入盐、葱花、香菜末、米花、脆果、排散等配料即成,有“一杯苦、二杯呷(涩)、三杯四杯好油茶”之说。2008年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菜称为桂菜,广西是个少数民族种多的地区,有壮族、瑶族、京族、侗族等,他们的菜肴取料奇特,制作也极有个性。饮食习惯融合了南方各地方菜肴口味,擅长众菜合调,粗菜细做,味道酸甜鲜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俱有广西特色风味的6道美食吧!1,羊瘪汤羊瘪汤又名百草汤,清热解毒。这道羊瘪汤在柳州三江、融水融安的地区比较盛行,不过它的味道确实不能让人容易接受,有很多的广西人都不知道有这道美食呢。羊瘪汤是广西特色美食,把羊内脏、肠血、肝、肺剁碎,混合在一起煮熟,再加入苦苦的胆汁,所以就形成了“难喝”的杂味汤。羊肠一般不会洗得很干净,因为羊吃进去的草是中草药,当地人认为有药食同源作用,这种食俗一直传到现在,第一次很难接受这种味道,不过慢慢习惯后,会觉得其实味道真不错。2,螺丝粉柳州的螺蛳粉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现在已经是著名的“网红”美食了,它的特点就是酸、臭、辣、鲜,这独特酸爽的味道让很多吃货爱上了它。地道的柳州螺蛳粉自身带着一股浓浓的“酸臭”味,这股味儿来源于螺蛳粉的酸菜---酸笋,它是新鲜笋经工艺发酵后制作而成的,虽然这种味道让许多人“退避三舍”,但是螺蛳粉就是因为酸爽味儿出名的。3,酸笋酸笋是广西菜中传统又普遍的配菜,菜肴中加入少量的酸笋,酸辣可口,十分开胃,其味浓郁绵长。因为有一股难闻的臭味,好多外地食客可能吃不惯,其实这正是优质酸笋的味道,酸笋无论是炒菜做汤,总能把味道变得非常丰富。4,宾阳酸粉广西的米粉类种非常多,每个地方有不同风味的米粉。南宁宾阳的酸粉是广西的一道美食小吃,在炎热的夏天,没有胃口,食欲不振,因此就有了酸味米粉的制作方式。酸粉既可凉拌着吃,也可吃汤粉,加卤汁、酸醋拌到米粉中,配上各种的叉烧肉、烧肠、牛肉巴、酸黄瓜、酸萝卜、花生米或炸黄豆、蒜末、辣椒等佐料,吃起来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诱人。5,横县鱼生广西横县的鱼生又叫作两片,是著名的地方传统佳肴,横县吃鱼生在古时候就有了,据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出现这种美食,因为是把鱼片生吃,其实口感和三文鱼区别又很大,喜欢吃鱼的朋友可以尝尝这道美食,味道很不错的。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