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信息>怎么看食用油是否变质

怎么看食用油是否变质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3-10-24 02:08   点击:589   编辑:niming   手机版

一、怎么看食用油是否变质

1、看色泽:食用油的正常颜色呈微黄色、淡黄色、黄色和棕黄色,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高品质食用油颜色浅,低品质的食用油颜色深(香油除外),劣质油比合格食用油颜色要深。

2、看有无沉淀物:高品质食用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较小。沉淀物俗称油脚,主要是杂质,在一定条件下沉于油的底层。购油时应选择透明度高、色泽较浅(但芝麻油除外)、无沉淀物的油。

3、看油状:氏知取个干燥洁净细小的玻璃管,插入油中堵好上口慢慢抽起,看油状,若呈乳白状,表明内中有水,而且越白说明水分越多。水分较大的油会出现混浊,极易变质,加热会出现大量泡沫和水炸声,油烟有苦味。

扩展资料:

食用油过期了不能吃

食用油过期不能吃了。食用油久置歼物消,特别是残余的粗制油,含有较多的植物残渣,可出现油脂的酸败现象。食油中含有一种亚油酸成分,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这种现象叫“油脂氧化”。

油脂、水解等一系列反应,可生成具有特殊气味的小分子醛、酮类及羧酸等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别的分解产物,哈喇味就是油脂氧化、酸败的结果。

油脂酸败后,加热时烟大、呛人,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过期的食用油会被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不仅对血管不好,而且还有致癌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蚂仿—食用油过期了还能吃吗 过期食用油如何变废为宝

用肉眼看食用油是否变质,是不准确的,应该检测变质的油才更准确,下面来介绍一种检测的方法。并且介绍一些防止食用油变质的一些方法。将新油和旧油分别倒进不同的试管中,加入碘化钾溶液,并且摇一摇,等几十秒后,加入淀粉显色剂,再过一段时间,新油变得黏稠,旧油变成黑紫色。原理:旧油与空气产生过氧化物,当碘离子与它反应后就变成碘的单质,所以,滴入淀粉指示剂就变成了黑色。怎么保存食用油呢?1、最好买小瓶装的油。人们至今还没有办法改变来避免油脂组成成分化学键的断裂,也就是说无法避免油脂的自动催化反应所造成的变质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买小瓶的油,合理使用,避免防治许久引起变质。2、油不能靠近灶头放,防止高温后导致的酸败。这个习惯一定要改掉老野,尤其是炒菜时,灶台周边的温度很高尤其在长时间煮制或煲制食物时,温度会变得更高。 而食用油的油脂长时间受热,很容易发生分解变质。油脂分解出的亚油酸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诸如醛、酮等和其他一些有毒物质。严重的话,长期食用这样的油,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简单了说,食用油受高温的影响,油脂中所含的维生素A,D,E等会被氧化,降低它的营养价值。原理:酸败就是食用油氧化后变成羧基成酸,有了一定的酸性。酸败会让血管增加一些沉淀物,造成人体的血管收窄等危害。3、 阴凉保存配空温度越高,食用油酸败的速度越快,因此食用油一定要放置在阴凉处,不宜放得离火炉太近。高温季节,培含瞎应防植物油酸败变质。4、 注意避光实验研究表明,食用油在相同的包装相同的放置时间内,无论是处在自然光下还是灯光下,食用油的酸败速度都明显高于避光保存。

二、怎么判断食用油坏没坏 食用油过期还能吃吗

判断食用油坏没坏,可以通过看外观判断,变质的食用油中一般混浊,透明度很低。而且变质的食物油味道不再香醇,香味变淡,一旦变质以后就会出现一种特别的腊味或者哈喇味,味道十分明显。如还想陆乎闹了解更早罩多关于怎么判断食用油坏没坏的小技巧,可继续跟随我往下浏览。

如何判断食用油坏没坏

1、看色泽:食用油的正常颜色呈微黄色、淡黄色顷明、黄色和棕黄色,变质的食用油中一般混浊,透明度很低。

2、看沉淀物:高品质食用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较小。沉淀物是指杂质,在一定条件下沉于油的底层。变质的食用油放入透明杯中放置两天后再观察,必然会出现云状悬浮物。

3、看油状:首先用干燥洁净细小的玻璃管,插入油中,堵好上口慢慢抽起。看油状,若呈乳白状,表明内中有水,越白说明水分越多。水分较大的油便会出现混浊、变质。

4、以上的小技巧适合在少量食用油情况下判断,若需要判断大量的食用油,最好能拿到检测机构检测。

食用油过期还能吃吗

三、食用植物油需要检验的项目有哪些?

食用植物油需要检验的项目

一、半精炼食用植物油:

1 、色泽

2、 气味、滋味

3、 酸价

4 、水分及挥发物

5 、杂质

6、 加热试验(280℃)

7、 含皂量

8 、过氧化值

9 、羰基价

10、 砷

11 、黄曲霉毒素B1

12、 浸出油溶剂残留量

13 、棉籽油中游离棉酚

14 、标签

15 、食品添加剂

二、全精炼食用植物油:

1、色泽

2 、透明度

3 、气滋味

4 、酸价

5 、水分及挥发物

6、 杂质

7 、烟点

8 、不皂化物

9 、冷冻试验

10 、过氧化值

11、 羰基价

12、 砷

13、 黄曲霉毒素B1

14 、标签

15、 食品添加剂

拓展资料

一、食用油检验依据

1、GB/T 1534 花生油

2、GB/T 1535 大豆油

3、GB/T 1536 菜籽油

4、GB/T 1537 棉籽油

5、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

6、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7、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8、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9、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10、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肢敏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 族和 G 族的测定

11、GB 500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岁州准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

12、GB 5009.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 9 种抗氧化剂的测定

13、GB 5009.2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

14、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15、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16、GB 5009.2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17、BJS 201708 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

18、GB/T 8233 芝麻油

19、GB/T 8235 亚麻籽油

20、12GB/T 10464 葵花籽油

21、GB/T 11765 油茶籽油

22、GB/T 15680 棕榈油

23、乎饥蔽GB/T 18009 棕榈仁油

24、GB/T 19111 玉米油

25、GB/T 19112 米糠油

26、GB/T 22327 核桃油

27、GB/T 22465 红花籽油

28、GB/T 22478 葡萄籽油

29、GB/T 22479 花椒籽油

30、GB/T 23347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

31、GB/T 35026 茶叶籽油

32、GB/T 37748 元宝枫籽油

33、SB/T 10292 食用调和油

34、NY/T 230 椰子油

35、LS/T 3242 牡丹籽油

36、LS/T 3251 小麦胚油

食用植物油需要检验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油的外观应该呈透明、清亮,没有杂质、悬浮物、沉淀物等,不能有浑浊、沉淀和分层现象。外观检测可以通过观察和目测法检测。

2. 颜色:油的颜色应该均匀尘岁敬,一般情况下为淡黄色至淡棕色,不应有明显的变色。颜色检测可以采用目测法和比色法进行检测。

3. 气味和味道:油的气味和味道应该清香纯正,没有受潮、发酸、异味等问题。可以通过人工嗅觉和仪器测定法进行检测。

4. 酸价:酸价可以反映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酸价过高代表油脂质量不好。酸价的检测可以采用酸碱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等。

5. 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是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若过氧化值过高代表油脂易变质。过氧化值的检测可以采用吸收光谱法或碘量滴定法等。

6. 水派慎分和挥发性物质: 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油受潮、变质,对人体也不利。水分和挥发性物质检测可以采用物化性质法、滴定法等。

7. 不溶性杂质和沉淀物:油中的不溶性杂质和沉淀物会影响油的外观和质量。不溶性杂质和沉淀物的检测可采用离心法、沉淀法等。

8. 粘度和黏度:油的粘度和黏度会影响其润滑性、稠度和易流动性。黏度和粘度的检测可采用黏雀丛度计和粘度计等。

具体检测项目还需要根据油的种类和当地相关的检测标准进行确定。

食用植物油需要检验的项漏颤目

半精炼食用植物油:

1

、色泽

2、

气味、滋味

3、

酸价

4

、水分及挥发物

5

、杂质

6、

加热试验(280℃)

7、

含皂量

8

、铅腔过氧化值

9

、羰基价

10、

11

、黄曲霉毒素B1

12、

浸出油溶剂残留量

13

、棉籽油中游离棉酚

14

、标签

15

、食品添加剂

全精炼食用植物油:

1、色泽

2

、透明度

3

、气滋味

4

、酸价

5

、水分及挥发物

6、

杂质

7

、烟点

8

、不皂化物

9

、冷冻试验

10

、过氧化值

11、

羰基价

12、

13、

黄曲霉毒素B1

14

、标签

15、返激败

食品添加剂

感觉不错,赞哦! (1)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1 条评论
  • 游客
    2023-10-24 02:14
    师资力量雄厚。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