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苗木百科>二三年幼树怎样修剪?

二三年幼树怎样修剪?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2-08-08 07:03   点击:398   编辑:niming   手机版

您好,我是虔城小明,很高兴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幼树的修剪技术,采用这些修剪技术可以促进早期丰产!

1、 合理定干

主干的高矮,对树势、枝展、产量及今后管理等都有影响。但主干的高度并不就是定干时的高度,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整形带。在整形带内的萌芽,应当妥善保护,留强去弱,分批掰除,以待抽梢后挑选主要的枝条。但整形带以下的萌芽,应在早春萌芽后,尽快抹除,一次抹净。

定干时要注意品种特性、整形要求及当地自然条件等。一般认为对于直立性强的品种,或采用变则主干形,或在土壤比较瘠薄、干燥、风害较大,或株行距离较小等条件下,定干以矮些较好。相反,对于开张性品种或采用自然开心形;或在土壤深厚、肥沃,气候高温、多湿,风害较小;植株较稀或栽于堤岸、路旁时,主干可以稍高。高矮幅度约在60~80厘米之间,干高约 30~50厘米较为适宜。

2、 选留主要的枝条

当整形带内的幼芽开始萌发,能够区别强弱时,逐步疏去部分弱芽或复芽中的一个。当新梢长达15厘米左右时就要注意选留主要的枝条,按10~20厘米的间隔,自上而下确定3~4个新梢,要求生长健壮,角度适中,分布均匀。第一主要的枝条平地留在迎风面,山地以顺坡方向较好。对整形带内其余各梢,首先疏去与主要的枝条重叠或长势偏旺的个别梢;其次,对多余各梢长达20厘米以后,连续摘心或缩剪2~3次,暂时保留到生长后期或冬修时再予疏除,可以兼收增强幼树长势,辅养主干增粗,并扩大主要的枝条角度的效果。

主要的枝条与干所形成的夹角,又叫基角。它的大小对枝干成长以后的结构牢固与否有关。基角越小,结合越差。在枝干各自增粗的过程中,分权部位的皮层组织,由于不能充分发展,而相互挤压,造成组织坏死,形成枯点,使主要的枝条负荷力逐渐减弱,稍有压力,基部就会劈裂。

基角的大小,对树体生长也有密切关系。基角偏小,容易上强下弱,内膛枝组不易培养发育和巩固,结果部位上升较快。基角偏大,树冠容易开张,主要的枝条先端的长势不旺,内膛容易徒长,外侧枝不易培养发育,成年后主要的枝条容易下垂,挂果稍多也会出现断腰折臂现象。所以选留主要的枝条时,对于树冠容易开张的品种,要把基角控制在40~45之间,而对容易抱头的品种,可使基角扩大到45~500左右。调整的方法主要根据主要的枝条长势,利用不同方位的剪口芽进行调节,或在生长期间选用合适的副梢进行换头。有些场圃用支柱或绳索铅丝等进行支、撑、攀、引,只要掌握在新梢基部开始木质时进行,也可收到预期效果。

3、 选配副主要的枝条

同级副主要的枝条在主要的枝条上的方位,必须选在同一侧面,以免相互交权。选作副主要的枝条的枝条要与主要的枝条延长枝保持3~4个节间的距离,以免与主要的枝条发生竞争,出现二杈式分枝。副主要的枝条的垂直角,必须相当开张,一般以70~800角较为适宜,只在调整长势时才能酌量增减,一副因位于树的下面,必须光照充足才能避免早衰,应选用外侧枝进行培养发育。三副以上树冠已较开张,相邻主要的枝条的梢间距离已大,这时选用旁侧枝较好,而将外侧枝控制成结果的枝条组,如果仍用外侧枝进行培养发育,则树体常会上面强下面弱,要注意防止这样的现象。

4、 培养结果的枝条组

多由长势较旺的枝条,经过控制改造而成,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旺盛的结果能力,某些向外延伸的大型枝组,在必要时也可发展成为副主要的枝条。而对向内生长的大、中型枝组的培养发育与巩固,则是实现立体结果,防止内膛过早空虚的基本环节。内膛枝组的培养发育,要掌握不失时机,逐级选留,生长适度,为此必须从三级主要的枝条开始,随着树冠的扩大,每年选枝定位,合理安排,长远规划,要预见到树体升高以后,长势及营养都将分散,内膛光照也会减弱,再想回头培养发育,往往不易成功,所谓内膛光溜溜,一去不回头。这与幼树整形期间缺乏长远规划,错过时机等常有关系。

培养发育向内生长的大、中型枝组的方法,一般以先压后放较好。第一年选略为斜生的旺枝进行重截,促使下部发生分枝,第二年疏强截弱、去直留斜,上部多留果枝,结果后即可逐渐趋于缓和。往后每年缩剪顶生强枝,采用斜枝带头,不断改变延伸方向,使其弯曲上升,既可控制高度,又可不断改善基部光照条件,防止下弱上强。对向外生长的大型枝组,一般应采取控制发展,缩放结合,重截多疏,防止扰乱树形破坏从属关系。长度与长势以不超过副主要的枝条为准。小型枝组多为长、中果枝结果后发展而成。一般仅具有数个或十多个长短不等的枝条,结果后较易衰枯,不易巩固。要注意连年选留,经常轮换,留强去弱,疏密留稀,望采纳。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