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油新闻>山红薯的药用

山红薯的药用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1-12-09 13:36   点击:5380   编辑:niming   手机版

山地瓜,学名为白蔹,是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主要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2、美容保健的功效,能祛斑泽面,治面皯面斑。
3、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疬,烧烫伤。




扩展资料:

病虫防治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患褐斑病后可及时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根腐病:常因土壤太潮湿引起。患根腐病后可切除病变部位,涂抹50%多菌灵进行处理。
红蜘蛛: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叶。盆植和庭院栽培的白蔹患红蜘蛛后宜选用低毒高效杀虫剂速灭杀丁或敌杀死2000-2500倍液进行喷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蔹

经常吃红薯对身体好吗?

红薯营养价值高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评选,评出六大最健康食品和十大垃圾食品。评选出的最健康食品包括最佳蔬菜、最佳水果、最佳肉食、最佳食油、最佳汤食、最佳护脑食品六类,而人们熟悉的红薯,被列为十三种最佳蔬菜的冠军。
专家表示,红薯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具有鲜为人知的防止亚健康、减肥、健美和抗癌等作用。
红薯,又称地瓜、白薯、甘薯、番薯、红苕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红薯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十余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很多爱美的女孩子感觉红薯很香甜,怕吃多了会发胖。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张湖德教授说,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一百克鲜红薯仅含○.二克脂肪,产生九十九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三分之一,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张湖德特别强调,红薯属碱性食品,和很多水果、绿色蔬菜一样,这是最难得的,一般食物都是酸性的,而人体的PH值为七.三四,所以吃红薯有利于人体的酸碱平衡,同时吃红薯能降低血胆固醇,防止亚健康和心脑血管病等「现代病」。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副主任林洪生教授说,红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居于抗癌食物的首位,对此文献资料中有很多介绍。
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二十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为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西兰花、芹菜、甜椒、胡萝卜、金花菜、苋菜、荠菜、苤蓝、芥菜、西红柿、大葱、大蒜、青瓜、大白菜等,其中红薯名列榜首。且日本医生通过对二十六万人的饮食调查发现,熟红薯的抑癌率高于生红薯。
我国医学工作者曾对广西西部的百岁老人之乡进行调查后发现,此地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习惯每日食红薯,甚至将其作为主食。
关于红薯抗癌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许多种说法。美国费城医院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还有一所美国大学研究发现,红薯中有—种叫脱氢表雄酮的物质,对防治癌症有—定的效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张湖德教授认为,红薯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但对红薯抗癌的「本事」不能夸大,要辨证看待,因为其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红薯的最大功效还应放在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等方面。
关于抗癌功效,中医理论认为,是由于其通便排毒,能起到减少人体内垃圾、毒素积存的作用。对此,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肿瘤中心主任、全军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三泰教授也认为,对于红薯抗癌的机理和原因等还没有做过科学的实验,理论上推测,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润肠通便,治疗便秘,对预防结肠癌等癌症有益。
正确吃红薯也有讲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因为红薯中淀粉的细胞膜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且红薯中的气化酶不经高温破坏,吃后会产生不适感;食用红薯过量或不合理时,会引起腹胀、烧心、泛酸、胃疼等,所以食用不宜过量,中医诊断中的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