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油品种>丝绸之路上的茶叶和水果(丝绸之路上的茶叶和水果是什么)

丝绸之路上的茶叶和水果(丝绸之路上的茶叶和水果是什么)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2-10-23 14:41   点击:363   编辑:niming   手机版

丝绸之路上的茶叶和水果是什么

最初主要用于中国丝绸的对外输出,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诸多物品皆通过丝绸之路外销至西域以及更多的地中海地区。

古代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丝绸、茶叶等物至西域各国以及更多的西方国家。汉武帝登基之后为了打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让其充当“说客”让西域各国不要与匈奴合作。张骞出长安出发,一路上经过甘肃、新疆等地,然后再抵达位于中亚以及西亚地区的西域各国。他所走过的这条路便就是丝绸之路的起源,因为这条道路最初主要用于中国丝绸的对外输出,故而德国一位名叫李希霍芬的地理学家将它取名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起始于长安,结束于罗马,总长度约为六千四百公里。张骞共出使过两次西域,丝绸之路则是在第二次出使归来之后才开通。其实张骞第一次从西域回来之际,汉武帝就曾想开通丝绸之路,但是由于必经之路上有一块地方被匈奴占据而未能如愿。待汉军从匈奴手中夺得河西走廊的控制权之后,汉武帝再次下令让张骞前往西域,此行目的主要是为了拉拢西域强国乌孙。

经过四年时间的努力,张骞最终带回乌孙使者。而乌孙使者抵达长安之后见汉朝发展得十分繁荣,于是此后便频繁与汉朝来往。其余西域国家见状也纷纷效仿,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便日渐频繁起来,丝绸之路也就随之开通。汉宣帝即位之后匈奴彻底被打败,为了保障西域地区的和平汉朝便在该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有了安全保障之后,往返于西域与中原的商人也就越来越多,丝绸之路也就变得更为繁荣。

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诸多物品皆通过丝绸之路外销至西域以及更多的地中海地区。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商品以及文化也经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佛教的传入。

海上丝绸之路茶叶是什么茶

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中国在与世界展开商贸活动的同时,也推动了19世纪之前世界的和平发展;2000多年后,一条“新海上丝路”的战略构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必将开启一场全新的中外文明对话,而对未来的展望也需建立在对历史的回望中。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尤其是在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透过意大利马可·波罗和阿拉伯伊本·白图泰等旅行家的笔墨,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还传播着我们的民族工艺和儒道思想,对“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各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掀起了“中国热”。其中,瓷器和茶叶对世界有着很大的影响。

  那时,俄国、法国、埃及等很多国家都崇尚收藏中国瓷器或以之为外交礼品,也曾把中国的瓷器作为身份的象征或类似黄金的代货币。在中国瓷器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制瓷工业得到发展,从阿拉伯国家仿制中国式的瓷坛,到波斯结合中国瓷器工艺创造出的波斯陶器,之后泰国、越南、埃及、荷兰、法国、德国、俄国、丹麦、英国、西班牙等国也都掌握了制瓷技术,甚至通过中国瓷器工艺与本国文化的结合,创新出许多产品。随着这些国家崇尚中国瓷器之风的盛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崇尚中国瓷器的观念也融合到了宗教文化之中。

  茶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各地,从生活方式到思维理念对许多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元9世纪日本刮起一股“弘仁茶风”,贵族间出现了模仿中国人品茶的风潮。公元12世纪,日本僧人到中国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此后经过长期的本土化,最终形成独特的日本茶道。17世纪初,荷兰率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茶叶输入欧洲,开始推行饮茶之风。18、19世纪,茶叶在英国开始由奢侈品转变为大众饮品,饮茶也成为英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随着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各国之间也开始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文明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构建了东方与西方的平衡关系。

  “海上丝路”对于中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许多有识之士很早就提出了中国的海洋、海权、海防思想,如《诸蕃志》《岛夷志略》;清初泉州人施琅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透过台湾全面陈述了中国海防的意义和经略海洋的必要,在清初的海洋经略中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历史上还有一大批闽南人筚路蓝缕,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定居,开发生产。通过“侨批档案”(2013年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就足以证明闽南华侨华裔艰辛的足迹。目前,在海外生存发展的闽南籍华人大约有2000万人。他们作为关心祖国富强的华侨华裔,也是新世纪我国联系海外、重塑“海上丝路”的一支重要力量。

  历史证明,由海上丝绸之路带动的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国际化视野的开放交流也因此成为世界发展的思想共识。当下,中国正在启动与东盟及世界各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历史上曾创下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将为国家发展战略再次提供丰厚的历史基础。“友善、包容、互惠、共生、坚韧”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互动,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极其重要的当代意义。

丝绸之路上的茶叶和水果是什么品种

有代表性的四大商品为:茶叶、丝绸、瓷器、金属器物。

茶叶在丝绸之路的地位与作用

茶通万里:万里茶道的历史与价值

万里茶道,指从1689年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开始,以茶叶贸易为主,连接欧亚大陆的国际商贸古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及现蒙古国境内,在当时的中俄边境贸易口岸恰克图进行交易,然后继续西行,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自圣彼得堡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成为18世纪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万里茶道的形成与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游牧民族生活需求有直接的关系。他们长期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带,日常饮食以食肉、饮乳为主,缺少水果蔬菜,难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由于茶叶具有解腻、提神、增加热量、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对他们来讲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饮品,“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茶叶作为生活必需品,被誉为“健康天使”。

  19世纪俄国茶炊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制度保障,万里茶道就此开通。1728年,中俄又签署了《恰克图条约》,确定在边界两侧各设一个贸易圈。此年,沙俄市圈建成,称“恰克图”。1730年,中国市圈竣工,称“买卖城”。市圈内建有市场、商号、货摊以及贮藏货物的库房。中俄双方各派官员管理。1755年,清政府中止了沙俄商人来北京贸易,全部集中在恰克图进行。恰克图作为中俄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基地发挥重要作用,日渐繁盛。中国输俄的商品以茶叶为大宗,1845年至1847年以前每年输出俄国的茶叶大约40000箱,1852年以后达到175000箱以上。其他商品有丝绸、布匹、铁器等。俄方出口中方的商品以毛皮、药材、工艺品等为主。

  恰克图贸易给双方商人带来了巨额利润,俄商人将茶叶转贩至欧洲市场,获取厚利。同时,恰克图贸易还给沙俄政府带来了不菲的关税收入。1760年从恰克图收的关税已占俄全国关税收入的24%,1775年上升到38.5%。1821年至1850年,恰克图一处俄对华贸易额占俄全部对外贸易的40%—60%,最高时达到60%以上,而中国对外输出商品的16%和对内输入商品的19%是在这里进行的。这一时期的中俄贸易基本上是平等互利,双方商贸亦为公平贸易,并且年年呈现顺差,不少白银从俄国流入中国。

  20世纪初,由于交通的发展,运输茶叶的路线改为以江海水路和铁路为主,通信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加快了流通速度,再加上俄政府对中国茶叶进口采取关税壁垒政策,以及印度茶、锡兰(今斯里兰卡)茶的竞争等原因,长达两个多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山西祁县晋商老街,街道两侧遍布明清时期的茶庄、烟店、票号、钱庄、当铺等商铺旧址和商贾宅院

  晋商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和经营主力军。山西商人历来有走出去行商,从事长途贩运的传统,足迹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商业重镇和码头。明清时期,晋商凭借区位优势、地利之便,成为长城沿线“九边重镇”和蒙古草原一带“茶马互市”等民间贸易的先驱者与经营垄断者,张家口、归化、包头、多伦、库伦、恰克图买卖城等商业区域均为晋商掌控。如恰克图买卖城清雍正八年(1730年)仅有4家晋商商号,至嘉庆初年发展到60余家;到道光年间,茶庄发展到100家左右,全部为晋商经营。茶叶贸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旅蒙晋商”和伟大的国际贸易之路——万里茶道。

  晋商为中国茶叶的国内外贸易乃至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创造了“总号经济模式”,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即东家与大掌柜坐阵总号,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各分号在外独立自主,灵活经营。二是创造了茶票业兼营模式,实现了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加、运、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茶产业经营模式。四是创造了茶叶品牌化营销模式,在抓好茶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茶产品的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晋商在湖北羊楼洞一带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在湖南安化生产的“千两茶”,至今都是蒙古国和俄罗斯市场的畅销货。五是创造了“顶生意”的身股激励模式,把东家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绑在一起,共同发展。六是树立了勇于开拓、艰苦创业、诚实守信、以义制利、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的精神,创造了茶通天下、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义通天下的丰功伟绩。

  万里茶道是伟大的,也是辉煌的,它是中蒙俄三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在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与宗教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具有巨大的历史影响力。

  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是万里茶道上的重要驿站,图为晋商在此建造的山陕会馆(摄影/温飞)

  从经济方面讲,通过贸易流通,满足了游牧民族对茶叶等生活物资的需求,同时也把牧民的牲畜、毛皮销售出去,增加了收入,有助于牧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中国茶叶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茶叶的品种与形制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包装更加考究,品牌效应更加突出,带动了制造业、包装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乃至镖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昌盛;带动了其他商品的流通,品种和数量大幅增加;吸引了大批的劳动力集聚,拓宽了就业门路和岗位;在造就了一大批大商号和大商人的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商业人才,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推动了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开创了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市场,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发展和繁荣,许多地方都是因茶而生、因茶而兴盛起来的。

  从政治方面讲,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不仅勘定了边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贸易发展促进了政治的稳定。为了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两国制定了一系列运行、管理和监督制度,而且特别规定禁止用鸦片与茶叶进行交易,有利于两国之间增进了解和沟通。

  晋商在福建武夷山等地收购茶叶,经由航运及马匹、牛车、骆驼等陆路运输工具贩往恰克图等地

  从文化方面讲,在进行经济贸易的同时,文化的交流也潜移默化地进行。在恰克图,中俄商人直接交流没有语言障碍,使用带有中国腔、俄国腔、蒙古调的“恰克图语”,各方商人相互都能听得懂;中国饮食文化在这里也得到传播,中国生产的红茶和砖茶受到商人青睐,包子、饺子、羊肉面、炸油饼在这里都能吃得到,做法和口味甚至食品名称的读音都带有山西味;富有民族特色的两国手工艺品很受欢迎;晋商与俄商在恰克图非常注重礼仪礼节,经常相互走动,相处和睦,每逢对方节日还要相互祝贺,互赠礼品。

  从民族与宗教方面讲,行商的伙计都要学会中医的针灸拔罐,有的还随身携带药方和药品,方便给牧民治疗常见病;晋商非常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途经敖包和寺庙要献茶并祭拜,并且善于处理当地政府官员、王公贵族以及寺庙僧侣的关系,如遇灾害、修路、寺庙维修或有重大祭祀活动等都要慷慨捐资,广做善事,多行义举。由此可见,万里茶道也是民族之间交流融合、文明传承的和睦大道。

  作者简介

  张维东,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万里茶道专业委员会主任。

为什么是丝绸之路而不是茶叶之路

被后入尊称为茶圣的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当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由此可见,目前关于茶叶的最早记载,确实是在三皇五帝时期。

丝绸之路开辟以后,许多中国生产的大宗货物便源源不断的运往西域。而茶叶的兴盛与丝绸之路结合在一起。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主角。

茶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丝绸之路作为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不仅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对古今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物质意义,首先就是丝绸的外传。丝绸的传播推进了东南亚地区一些民族文明程度的进步,促进了部分地区和国家纺织业的发展。其次,中国的食品、香料、药材以及部分器物传向西方。

汉朝初通西域,中国即有丝绸、漆器和铁器等输出;唐朝时,瓷器和茶叶成为重要的输出品。此外,如黄连、肉桂、生姜、土茯苓的药材,以及无患子、桑树、马鞍、铜合金等,在不同时期以各种途径西传。此外,就是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传入中国首先,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铸铁冶炼,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西域的各种农作物以及动物等特有品种流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物质,扩大了食物来源。

其三,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作用。

第四,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各派使节来汉,密切了中原王朝与西域的政治联系,这对以后的汉唐实行对西域的行政管理打下了基础。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汉朝的兴盛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友好往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丝绸之路上的茶叶和水果是什么意思

 9月22日,东方丝路,印级溯源——昆明站品鉴活动在省博物馆龙茶馆生活会举行。在本次活动中,中茶云南公司向到会的嘉宾展示了历史上的经典老茶和近年来的经典产品,并与嘉宾品鉴交流,在活动中还推出了中茶牌七子饼茶-臻品黄印普洱茶(生茶)和中茶回归金砖普洱茶,在现场的品鉴中得到了茶友们的一致好评。

丝绸之路带来了什么水果

西域美食。

本人路过西安、甘肃、青海大概分类如下各种各样的面,拉面、炒面、面片、干拌面、炸酱面、肉丝面、炮仗面。。。。

牛羊肉:手抓、烤串、羊汤。。。。

干果:核桃、碧根果、开心果、蚕豆。。。。。。

水果:葡萄、新疆大枣、哈密瓜。。。。

蔬菜:洋芋,就是很大的土豆。。。很有特色等等等等。

馒头是不常见的。饼是很厚很厚的,当地人称为馍馍。犹如西安肉夹馍的馍,其实不是馒头是饼。

去过就知道了,总之,不管走到哪,都会有美食。只是口味迥异,也是另一番风味。

丝绸之路上的茶叶和水果是什么茶

丝绸之路主要是以中国的丝绸换取玉石、皮毛、珠宝、香料等等。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隋唐年代(589年~896年)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京师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唐中叶战乱非常频繁,丝路被阻,规模远不如前,海上丝路逐渐取而代之

茶叶海上丝绸之路

大多数是在国内贸易,一部分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出口到国外。

丝绸之路的茶是什么茶

丝绸之路指的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三驾马车指的瓷器、丝绸、茶叶。由于贸易的发展,大批中、西亚各国商人携带金银珠宝、药物、香料等到中国出售再购买缎匹、金锦、瓷器、茶叶等商品。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