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怎么养?

发布于:2024-05-27 13:04 点击数: 46

一、紫砂壶怎么养?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始制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壶有养壶一说,养壶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一般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清洗与擦拭。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因为紫砂壶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显得非常珍贵。同时紫砂壶泡茶也有好处,是公认的世界上一流的茶具,加上茶禅一味的文化,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茶人喜爱,一方面是造型美观,另一方面泡茶时有许多优点。

(一)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

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

(二)紫砂壶透气性能好

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

(三)紫砂壶能吸收茶汁

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

(四)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

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不会炙手。而且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

(五)紫砂使用越久

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黯然之光,入可见鉴。”

而紫砂壶在使用中也是需要养护的,因此紫砂壶也有养壶一说,主要养壶就是清洗与擦拭,这两点是重中之重,具体的养壶步骤与方法如下:

一、养壶步骤

1.热身:首先将刚买回来的紫砂茶壶,用沸水内外冲洗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将茶壶放进没有油渍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两小时,这样茶壶的泥土味及火气都会去掉。

2.降火:将豆腐放进茶壶内,放一倍水煮1小时。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将茶壶残余的物质分解。

3.重生:最后便是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茶叶,放入茶壶内煮1小时。最好是龙井茶叶。这样茶壶便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后,吸收了茶叶精华,第一泡茶已经能够令茶人齿颊留香。

二、养壶方法

1、用干净毛巾搓茶壶表面作用其实是表面脏色以及进行再抛光.每天2-3小时。不要将茶汤留在茶壶面,这样久而久之茶壶面上会堆满茶垢,会出现破相,这品相玩家比较忌讳。

2、一星期后表面会有红色痕迹这都是渐渐形成包浆底层,随时间茶壶颜色变浅色。

3、自然放置一个星期.让茶壶自然干燥.同时表面均匀的和空气接触形成细密均匀的氧化保护层。

4、开始手盘。这时的手一定是要刚刚洗过并且已经干透,汗手请不要直接盘,一天可以盘30分钟左右。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后,可以感觉茶壶有粘阻感,其实这是的已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包浆。

5、3个月的时间,会看到茶壶很有灵气的光泽。包浆好的茶壶会呈现较强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茶壶脏了可以用微微湿润的棉布擦拭几遍就好了。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再盘玩。盘的时候茶壶的所有区域都尽量盘到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只能慢慢来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来,随着茶壶的变化也可以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

三、对于使用中的茶壶保养:

(一)泡茶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

(二)常用棉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

(三)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四)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使用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

(五)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六)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七)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二、新买的紫砂壶应该怎样使用?

不明白楼主到底在问什么 但简单点的回答 新买的紫沙壶 要先开壶 就是把壶与壶盖分开放入锅中 锅中注入高过壶的冷水 放在火上一起煮开 把火关掉 等凉了 再把壶从锅中拿出来 正常使用就没问题啦 如果我没记错 紫沙有百分之三的吸水性和百分之五的气孔率 所以使用过程中 提议最好泡一种茶 最好不要泡绿茶和花茶类 它们较嫩 容易闷熟 破坏茶本身的营养 如果什么都泡 哪怕只用它泡二种茶 那也是会串味的 茶汤口感很烂 所以它只能泡一种茶 不但不会影响茶汤口感 而且能样壶 使你的壶光泽可爱

三、中秋节中的兔爷是什么传说...

兔爷是北京老传统玩具,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而它最早出现在明末,用来祭月的,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明《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

兔爷形象来源于月中的玉兔却又不同,有这么一个传说:

当时北京流行瘟疫,玉兔下来治病,可是因为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她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子去挨家挨户治病,为了赶时间,她换乘了好多中动物,狮子老虎什么的,当最后人们看到她返回月宫,才恍然大悟,为了感谢玉兔,就在每年中秋以兔爷像来祭祀。

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

但由于“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风俗,小孩子经常在傍边模仿母亲祭祀的样子,兔爷就慢慢交给小孩子祭祀了,再后来就演变成儿童玩具,并产生了好多能活动的形象。

例如在《春明采风志》就曾记载记载:“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下扯其线,则唇乱捣。”

在北京还有一种俗称“叭哒嘴”的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

在清朝年间,上至北京东安市场的高级货店,下至各大庙会集市及繁华地区街摊都会有摆卖的“兔爷儿”。那时的兔爷儿,多是用泥模子扣出来的,也有手工捏的。除了头顶上那对长耳朵和画上的三瓣儿嘴巴露出兔子模样外,“兔爷儿”的身体、脸形、姿态都是人的样子。除源于清光绪年的一种金甲红袍、端坐于莲花塘上的正统型兔儿爷外,常见的兔爷儿大致分为戏曲角色型和生活型两类。前者脸谱穿戴、身段神气。后者更加人化,也更趋社会时尚,如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卖茶汤的……社会群相应有尽有。

现如今,兔爷儿已成了稀罕物。在厂甸、后海、以及少数商场的工艺店里还能偶见。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中保存了一些各种造型的兔爷儿玩具。虽然这种民间工艺品的人气大不如前,不过还是有一些年轻人、外国游客对这种民间味道很感兴趣。

在民间,对兔爷儿还有个说法,指的是被女人包养的小白脸。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0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