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油新闻>红薯的营养价值和作用有哪些

红薯的营养价值和作用有哪些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1-10-08 20:32   点击:4196   编辑:niming   手机版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红薯叶,即秋天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测试表明,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将其与常见的蔬菜比较,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含量甚至高过胡萝卜。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研究发现,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近年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用红薯叶制作的食品,甚至摆上了酒店、饭馆的餐桌。在我国,城市超市里见不到有红薯叶出售,农民收获红薯后将红薯叶,连同茎一起丢在地里,或用作喂牲畜的饲料,这是非常可惜的。红薯叶的吃法很多,这里略做介绍。选取鲜嫩的叶尖,开水烫熟后,用香油、酱油、醋、辣椒油、芥末、姜汁等调料,制成凉拌菜,其外观嫩绿,能令人胃口大开。还可将红薯叶烧汤,或在熬粥时放入。日本市场有罐装腌制的红薯叶小菜出售,我们也可加盐将其制成咸菜、小菜,供佐食用。红薯的不足之处,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但是今天人们生活富裕了,已经不再把红薯作为主食,它缺少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其它膳食加以补充红薯含有的赖氨酸,比大米、白面要高得多,还含有十分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促使上皮细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细胞异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与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合,促进人体免疫力增强。吃红薯要讲科学,否则吃后难以消化,还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泛酸、排气等不适感。抗癌功效最近,我国医学工作者对广西西部的百岁老人之乡进行调查后发现,此地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习惯每日食红薯,甚至将其作为主食。无独有偶,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为: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西兰花、芹菜、茄子、辣椒、胡萝卜、黄金花椰菜、油菜、苤蓝、芥末、芥子菜、西红柿 、小松菜、洋葱、大蒜、青瓜等其中红薯名列榜首。日本医生通过对26万人的饮食调查发现,熟红薯的抑癌率(98.7%)略高于生红薯(94.4%)。美国费城医院也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是祛病的良药。《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使人长寿少疾。」《本草纲目拾遗》说,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金薯传习录》说它有6种药用价值: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陆川本草》说,红薯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红薯含有大量不易被吸消化酵素破坏的纤维素和果胶,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肠胃蠕动,从而起到通便作用。另外,它含量丰富的β-胡萝卜素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实际上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它的含热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饭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后不必担心会发胖,反而可起到减肥作用。中医入药红薯块根有白色、黄色、淡紫红色等不同。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冬季采取,洗净,除去须根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性能] 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宽肠通便,生津止渴(生用)。[参考]含糖类、维生素C、胡萝卜素(红皮黄心薯所含较多)等成分。[用途]用于脾虚气弱,大便秘结;肺胃有热,口渴咽干。[用法]生、熟皆宜,吃法很多。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