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油养生>附子与肉桂、干姜的作用有何异同?

附子与肉桂、干姜的作用有何异同?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4-05-27 09:06   点击:66   编辑:niming   手机版

附子与肉桂、干姜的作用有何异同?

答:附子与肉桂、干姜,三者性味皆辛热,均有温里散寒之功,这是主要共同点。它们的不同点是: ( 1 )附子:大辛大热,温燥而刚猛,其性走而不守。回阳救逆之效力强于干姜和肉桂,温肾助阳效亦佳,并能祛寒湿疗痹痛,但温中散寒之力远远不及干姜和肉桂。因有毒,须久煎。 ( 2 )干姜:辛热而温燥,能走能守,但其性不及附子之刚猛。长于温中散寒而止呕,又能温肺化痰,通心助阳。回阳救逆之力强于肉桂,但不及附子,多以本品辅助附子增强回阳救逆的功效。而本品并无毒性。 ( 3 )肉桂:无毒,辛甘大热,温润而不燥,其性守而不走。长于温肾助阳,温中散寒,并能温通血脉而行气血,但其回阳救逆之效力不如附子和干姜。本品易挥发,故不宜久煎。几点说明: ( 1 )前人的经验说:“附子走而不守”, “肉桂守而不走”, “干姜能走能守”。所谓“走”,即作用部位广泛但不持久的意思;“守”即作用部位较局限但较持久的意思。 ( 2 )附子与干姜比较:附子大热,回阳强心作用较显著,可作用于全身,其效力较迅速而不久留;干姜热而温中效佳,作用于肠胃及肺部为主,其效力较强劲而持久。若二者同用能加强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相互协同,相得益彰,故戴元礼说:“附子无干姜不热。”附子得干姜还能减其毒性,可知,干姜可制约附子之毒,故在临床往往附子与干姜同用。 ( 3 )附子与肉桂比较:附子的性味和温肾助阳之功与肉桂相同,故温补下元时,往往两者同用,如附桂八味丸、济生肾气丸等。但因肉桂的强心和兴奋身体机能作用远远不及附子,且有一定的发散(发汗)作用,故凡大汗亡阳,休克虚脱时,宜用附子而不应用肉桂治疗。肉桂还能调营卫而鼓舞气血,凡属气血寒滞者,如妇科寒郁经闭腹痛等症,每多运用肉桂而一般不用附子;又峻补气血药中,每多运用肉桂作为佐使,以鼓舞气血,促使阳生阴长,如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等,而很少运用附子。总的来说,附子的作用偏于气分,而肉桂作用,则偏于血分,这是两者功用异同之点。 来源:安徽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桂花的作用?

药用价值与食疗

药用价值

  

木犀科。常绿乔木,高3-15米,枝灰色。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4.5厘米,全缘。花簇生于叶腋,花淡黄白色,4裂。核果椭圆形,熟时紫黑色。花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亦是观赏植物。桂花味辛,可入药。

【来源】木犀科木犀属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冬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

【相关药材】绿背桂花 马桂花 山桂花 桂花露 桂花子

【性味归经】

花:辛,温。

果:辛、甘,温。

根:甘、微涩,平。

【功能主治】

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

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用法用量】花1~4钱。果2~4钱。根2~3两。

【备注】(1)另有两种变种金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aurantiacus Makino与淡黄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thunbergii Makino,均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方1

配方:干桂花1克,茶叶2克。

制作:将干桂花、荷叶,入杯中,沸水冲泡6分钟,即可饮用。

用法:早晚各饮1杯。

功效:强肌滋肤,活血润喉。

应用:适用于皮肤干燥、声音沙哑、牙痛等症。

药方2

材料:桂花数朵

调味料:精盐1小匙,冰糖1小匙

做法:1.桂花用盐水反复清洗、沥干; 2.将桂花置入杯中,冲入滚水,加入冰糖,盖起杯盖,约焖三分钟,掀盖则香味溢出。

功效:可化痰散淤,治咳嗽。

冬季喝桂花茶可缓解胃不适

冬季到了,冷风一吹,很多人常常会感到胃部不适,甚至出现冷痛的感觉,这个时候喝点桂花茶,就能够很好的缓解症状。

现在很多药店、超市都有卖干桂花的,读者可以自己在家做桂花茶。做法是:将七到十朵干桂花加入适量的红茶、红糖后,以热水冲泡。

中医认为,桂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古人说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桂花性温、味辛,入肺、大肠经,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痔疮、痢疾、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红茶性温,有暖脾胃、助消化的功能,可以促进食欲;红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淤之效,特别适于产妇、儿童及贫血者食用。因此,脾胃虚寒及脾胃功能较弱的人可以适当喝桂花茶温胃。但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口干,饥饿却不想吃东西,小便色黄,大便粘腻等症状的脾胃湿热的人不适合饮用。

食疗价值

秋季开花时采收,阴干,拣去杂质,密闭贮藏备用;亦可鲜用。

[性能]味辛、微苦,性平。能化痰止咳,活血,止痛。

[参考]含挥发油,其中有β-水芹烯、橙花醇、芳樟醇;尚含醋质,其中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

[用途]用于喘咳痰多;妇女经闭腹痛;龋齿牙痛。

[用法]泡茶,煎汤,或浸酒服。

[附方]

木犀儿茶饼:桂花、百药煎、孩儿茶各等份。共捣作膏饼,每次适量噙化。

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桂花辟臭、止痛,用百药煎生津、化痰,孩儿茶化痰、止痛;全方具有辟臭、生津、化痰、止痛等多种功效。用于口臭,咽喉干痛,咳嗽咽干,龋齿牙痛。

食疗菜谱

  

糯米桂花藕

糯米桂花藕

菜系及功效:甜品/点心

口味:清香味 工艺:煮

糯米桂花藕的制作材料:

主料:莲藕800克,糯米200克

辅料:荷叶20克

调料:白砂糖100克,糖桂花40克

糯米桂花藕的特色:甘凉清香。

教您糯米桂花藕怎么做,如何做糯米桂花藕

1. 糯米淘洗净,用温水浸泡约1小时;

2. 藕洗干净,按节断开;

3. 切下藕的一头,露出藕孔,填入浸好的糯米,再用藕节头盖住,竹签插牢;

4. 锅内倒入清水,放入藕(灌米口朝上),旺火烧开;

5. 覆上干净荷叶,盖上盖,转用小火约煮二小时离火;

6. 取出藕晾凉,削皮,切成0.8厘米厚的片,叠码在盘中;

7. 锅置旺火上,放入清水烧开,加入白糖熬溶,撇去浮沫,转用小火;

8. 熬至糖汁粘稠时,加入桂花糖浆搅匀,离火晾冷;

9. 糖纸浇在糯米上即成。

小帖士-食物相克:

荷叶:荷叶畏桐油、茯芩、白银。

桂花黄林酥

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甜品/点心 增肥食谱

口味:甜味 工艺:烤

桂花黄林酥的制作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300克

辅料:桂花100克,鸡蛋清150克,黑芝麻150克,淀粉(玉米)20克

调料:猪油(炼制)150克,白砂糖100克

教您桂花黄林酥怎么做,如何做桂花黄林酥

1. 将面粉过筛后,用200克面粉加入猪油90克,揉成油酥面团;

2. 将300克面粉加入60克猪油,与适量清水揉成水油面团;

3. 将酥面与水油面逐个分别出条下节子,用擀面杖擀成牛舌形;

4. 从上卷下来再折成三折,擀成皮胚,包入桂花馅,做成饼形;

5. 放入烤盘内,面上刷上鸡蛋液,进炉烘烤至熟即成。

桂花黄林酥的制作要诀:

1. 在烤制本点时,要掌握好温度的控制,否则易现出裂口以及点心表皮光洁度不好等问题;

2. 桂花馅制作方法:芝麻、白糖、猪油放在容器里,混合拌匀,边搅拌边加入适量干淀粉,最后放入桂花拌匀,做成桂花馅。

小帖士-食物相克:

鸡蛋清:鸡蛋清不能与糖精、豆浆、兔肉同食。

黑芝麻:芝麻忌与鸡肉同食。

烧桂花肠

菜系及功效:卤酱菜

口味:五香味 工艺:烧

烧桂花肠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肉(肥)300克,猪肉(瘦)400克,猪小肠100克

调料:酱油5克,白砂糖5克,盐5克,五香粉4克,白酒3克

教您烧桂花肠怎么做,如何做烧桂花肠

1.肥猪肉和瘦猪肉洗净,用布抹干切成粒状,撒入少量盐拌匀,腌约10分钟。

2.猪肠用温水洗净浸软。

3.生抽,砂糖,五香粉(如不喜五香粉可减去)放入已腌透的切碎猪肉中拌匀。桃红色粉适量用一茶匙水调匀,与味料腌浸约10分钟后加入拌和。

4.经腌透的碎猪肉加入桃红色粉后,即进行纳入肠衣内的工作,取出浸软的肠,倾去浸肠的水,把肠去水放回盛器中,用细绳扎结住肠一端,另一端则套入制腊肠的漏斗,也用细绳缚紧,备约7厘米长的缝针,在肠膨胀时,用缝针向藏有空气最下的位置周围刺插孔眼,使空气泄出,随着猪肉压入,这样便不会爆裂,猪肉纳入肠工作完成,脱去漏斗,用细绳将入口扎结。

5.用铁丝网制的烘夹,把酿好的肉肠以环绕方式夹住放在离炽红炭火上24厘米左右烘烧,并翻转移动,至香气发出即成。

6.若所酿制的肉肠过长,可截断肉肠分2次或3次烘制,切断的开口处,随用细绳扎结,以免肉粒脱出,如不以长条的方式烘制,可改以约17厘米长一段的腊肠形式。

桂花有什么食用保健作用?

答:桂花茶有清香提神功效。桂花经沸水稍烫后捞起晾干,用白糖溃起来,密封于瓶里,以保持颜色和香气,可作为食品香料。将桂花、纯藕粉加白糖冲调,就成了桂花藕粉,味美且开胃。取上等小枣,加糖煮,汤将尽时,加入桂花,即成健脾开胃的桂花蜜枣。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药。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配制的桂枝汤,专治外感风邪、发热头痛等症。桂根味甘微涩。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