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苗木百科>梅花树的自然繁殖方法

梅花树的自然繁殖方法

来源:www.lps114.com.cn   时间:2022-08-05 06:59   点击:522   编辑:niming   手机版

一、梅花树的自然繁殖方法

梅花又名春梅,属蔷薇科李属,是落叶乔木,枝繁叶茂,树姿优美,2--3月份
梅花盛开,五色缤纷,是城镇绿化和家庭养花的常用树种之一。梅花繁殖常以嫁接
为主,压条、扦插也能成活,在杂交培育新品种和培育砧木时,也可采用播种繁殖。
一、嫁接繁殖
嫁接是繁殖梅花最常用的方法,成活率极高。砧木可用桃(毛桃、山桃)、杏和梅
的实生苗或桃、杏的根。
1、春季嫁接。早春发芽前可采取切接、皮下接(砧木较大者),也可用芽接(
包括长片小芽腹接)、劈接等。
2、夏季嫁接。在第1次新梢成熟、第2次新梢萌发前,进行接穗带叶劈接。劈接
适于多品种嫁接或高枝换冠,但必须套袋保湿遮荫。
3、秋季嫁接。冬季宜采用腹接,最好采用长片小芽全封闭腹接。此法操作简单
,愈合好,成活率高,风吹不易折断。如当年不萌发,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则
在芽眼处轻挑一小孔,芽就能萌发出来。
4、冬季嫁接。冬季采用根接法效果很好 方法是:在冬季休眠期,将桃、杏或
毛桃健壮无病虫害的新根(直径1 厘米或更大)小心挖出,尽量保留须根,然后剪
成10-15厘米长的小段备用。粗者采用切接和皮下接,细者(直径1厘米左右)采用
劈接,接后栽入背风向阳不积水的砂壤土中,覆土埋住绑扎处,浇透水。冬季管理
粗放,翌年春季即能萌发。此法嫁接发芽早、长势快。嫁接新株1-2年后开花。
二、扦插育苗
在落叶后的11-12月或早春开花后,截取1年生粗壮枝条(不带花芽),长10--
18 厘米,插入砂壤土苗床,入土部分约为1/2,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插后保持
半墒,注意浇水等管理工作。春插者越夏期间须搭荫棚。
三、压条繁殖
在2-3月,选生长茁壮的1-3年生长枝,在母株旁挖一深沟,于枝条弯曲处下方
浅切3刀,然后覆土,上面压块砖,生根后截离母体。高压可于霉雨季节在母树上选
适当枝条稍微刻伤,用塑料薄膜包一些混合土,两头扎紧,保持温度。1 个月后检
查,已生根者可在压条之下截一切口,深达中部,再过20--40天全部切离母体,移
到大田培育。
四、播种繁殖
在6-7月份采收果实,摊放后熟,洗出种子晾干。秋季或早春条播,株行距为10
厘米×25厘米。

二、梅花树怎样插枝

梅花扦插繁殖在春季进行,剪取两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扦插在砂质土壤中,保持插壤湿润,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压条繁殖在春季选取靠近地面的枝条,环割表皮后埋人土中,保持土壤湿润,待环割部分生根后,剪离母株定植。也可以在空中压条进行繁殖。

三、竹节梅花怎么养殖技术

二、吊竹梅怎么养,吊竹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土壤:吊竹梅适应能力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比较好。
2、阳光:吊竹梅怕强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70%。放在室内的养护的,尽量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并每隔一、二个月移到室外半荫处或遮荫养护一个月,以让其积累养分,恢复长势。
3、温度:吊竹梅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
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4℃以下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0℃时,会因冻伤而死亡。
4、施肥:吊竹梅对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
5、修剪:栽培时间过久的吊竹梅植株,基部叶片常脱落,影响观赏。此时应将过长的的枝叶剪去,促使茎基部的新芽萌发,长出新枝叶。
6、繁殖:扦插和分株繁殖,全年都可进行。扦插可结合摘心,剪取健壮枝梢作插穗,插入河沙中,放半阴处,保持湿润,极易生根。吊竹梅茎匍匐地面,节处生根后即可分离栽植而成新株。
7、莳养:生长季节应保持盆土湿润,并经常向茎叶上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免叶片干尖焦枯。每15天左右 施一次稀薄液肥,但注意不能施肥过多,若施氮肥过多,则会出现叶色褪色现象。吊竹梅喜半阴环境,春、秋季节宜放在室内明亮散射光处,夏天放室内通风良好的 地方养护,避免受到烈日暴晒。冬季室温宜保持在9℃以上,适当减少浇水量,如果此时浇水过多,盆上长期潮湿,易引起烂根黄叶。冬季应摆放在朝南的窗台上, 使其多见些阳光为宜。
为使株形丰满,新栽苗当茎长到19厘米左右时进行摘心,以促使其分枝,否则枝条长得细长,影响观赏效果。栽培时间过久的植株,基部叶片常易黄化或脱落,影响观赏。此时应将过长的枝叶剪去,促使其基部的新芽萌发,长出新的枝条。剪下的部分可作扦插繁殖用。
吊竹梅怎么养,吊竹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家都清楚了吧。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备2021006107号-532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